编者按
如果要说哪个行业涉及税种最多,那么房地产行业当之无愧!下图是一个关于房地产整个开发流程的涉税框架图——
今天,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房地产行业涉及的各税种!
一、印花税
1.企业设立阶段,企业需建立会计账簿,根据目前最新的印花税规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对按万分之五税率贴花的资金账簿减半征收印花税,对按件贴花五元的其他账簿免征印花税;
2.企业拿地阶段,须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转让合同,税率为0.05%;
3.企业开发建设阶段,需要签订各类合同,如购销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货物运输合同、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等,不同合同对应的印花税税率不同;
TIPS :这里有个可以省税的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的规定,购销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上载明的“购销金额”:
如果购销合同中只有不含税金额,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如果购销合同中既有不含税金额又有增值税金额,且分别记载的,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如果购销合同所载金额中包含增值税金额,但未分别记载的,以合同所载金额(即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因此合同中订立的不含税价格可以少缴纳税款部分的印花税。
二、契税
1.纳税义务人:获得土地使用权的一方;
2.在企业设立阶段,若接受出资人以土地使用权出资,则获得投资的一方需要缴纳契税(母公司以土地、房屋权属向其全资子公司增资,视同划转,免征契税);
3.在企业拿地之后,企业应缴纳的契税=土地出让价款*适用税率(一般适用税率为3%-5%)。
土地出让价款包括土地出让金、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市政建设配套。
TIPS :
市政建设配套费若在《土地出让合同》明确列明具体价格时,可以作为契税缴纳依据。若《土地出让合同》未列明,则不应当作为契税缴纳依据,在实务过程中,须充分与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沟通确认,进行合同条款设计。
三、耕地占用税
1.纳税义务人: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
2.计算公式:耕地占用税=占用的耕地面积*定额税率。
四、城镇土地使用税
1.纳税义务人: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
2.计算公式:城镇土地使用税=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定额税率;
3.房地产开发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截止时间为商品房出售双方签订销售合同生效的当月末,按房屋销售相应比例核减应税土地面积,按月计算城镇土地使用税,分上下半年缴纳。
TIPS :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土地出让合同》中约定的交付土地时间,若未约定,则从签订合同次月算起。在实务中,开发商先占有土地进行前期开发,是具有节税效果的~
五、个人所得税
1.房开企业支付员工工资应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2.在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阶段,若房开对拆迁的居民没有超过按当地政府规定的补偿标准,则对被拆迁人取得的迁拆补偿,免征个人所得税,若超出了标准,则房开应代扣代缴其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六、环保税
1.纳税人:各类建设工程的建设方(含代建方)应当承担施工扬尘的污染防治责任,将扬尘污染防治费用纳入工程概算,对施工过程中无组织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的,应当计算应税污染物排放量,按照相关规定向施工工地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环境保护税。
2.课税对象: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房地产企业主要被认定的污染为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每污染当量的税额在1.2-12元/月。
3.计算方法:
施工扬尘大气污染物应纳税额=大气污染物当量数×适用税额
大气污染物当量数=排放量÷污染当量值
排放量=(扬尘产生量系数-扬尘排放量削减系数)×施工工期系数×月建筑面积或施工面积
4.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人排放应税污染物的当日。
5.纳税地点:纳税人应当向应税污染物排放地的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环境保护税。
6.申报期限:按月计算,按季申报缴纳。不能按固定期限计算缴纳的,可以按次申报缴纳。
七、增值税
1.计算公式:增值税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当期允许扣除的土地价款)/(1+9%)*9%-企业当期进项税额
2.预缴方式:在企业预售阶段,房开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不动产,在收到预收款时按照3%的预征率预缴增值税。预缴税额=预收款/(1+适用税率或征收率)*3%,适用一般计税方式的话,适用税率为9%,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按5%的征收率。
3.关于房地产老项目的界定:
(1)《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注明的合同开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建筑工程项目。
(2)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注明的开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建筑工程项目。
TIPS :
1.2016年5月1日起,房地产行业进行了营改增,即2016年5月1日起,房开销售房子需要缴纳增值税,而不再是营业税。在《营改增暂行办法》中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老项目,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办法按照5%的征收率计税。
2.不同纳税人开发老项目与新项目缴纳增值税的情况汇总如下:
八、城市维护建设税
增值税附加税费是增值税的影子,包括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以及地方教育费附加,比较容易理解,其计税公式=增值税税额*(7%+3%+2%)。
九、土地增值税
1.作为房地产缴税的大头,土增税的计税依据是以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减除法定扣除项目金额后的增值额。
2.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
=(应税收入-扣除项目金额)*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
具体计算如下:
其中,土地增值额=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金额
而扣除项目金额的具体组成如下图:
TIPS :
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长,在还没有正确计算出房地产项目增值率的情况下,为确保税款平稳、均匀地流入国库,房地产采取先预征后清算的征管模式。
土增税应预缴税款=(预收款-应预缴增值税税款)×预征率
土增税预征率各省、市间会有一定的差异,目前江苏省各地土增税预征率如下:
1.江苏省(除南京和苏州外)普通住宅、非普通住宅、其他类型房产的预征率均为2%;南京市、苏州市市区(含工业园区)的预征率则分别为2%、3%、4%;
2.预计增值率大于100%且小于或等于200%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预征率为5%;预计增值率大于200%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预征率为8%。
3.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城市和国有工矿棚区改造安置住房等保障性住房,仍暂不预征。
十、企业所得税
因为涉及到收入、成本和费用的确认,企业所得税是所有税收征管中最复杂的税种。本文也只能抛砖引玉,简单介绍涉及到的几个基本概念:完工年度、预计计税毛利率、预计毛利额、实际毛利额。这几个基本概念是做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必须要明确的~
1.完工年度
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处理以开发产品完工时点为分水岭,完工前后企业所得税处理方法不同。
2.预计计税毛利率
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的计税毛利率由各省、自治、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按下列规定进行确定:
(1)开发项目位于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城区和郊区的,不得低于15%。
(2)开发项目位于地级市城区及郊区的,不得低于10%。
(3)开发项目位于其他地区的,不得低于5%。
(4)属于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危改房的,不得低于3%。
3.预计毛利额
企业预售方式销售开发产品所取得收入乘以预计计税毛利率,计算出预计毛利额,并调整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4.实际毛利额
完工年度,企业根据完工开发产品的单位计税成本,计算出已售产品的计税成本,然后根据开发产品的销售收入减去已售产品的计税成本,计算出已售开发产品的实际毛利额。
十一、房产税
1.课税对象:主要为房开自持的物业,用于出租,比如公寓和商铺。房产税一年征收一次。
2.计算方法:
(1) 以房产原值为计税依据的
应纳税额=房产原值×(1-10%或30%)×年税率(1.2%)
(2) 以房产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的
应纳税额=房产租金收入×年税率(12%)
3.值得一提的是,若租赁合同约定有免租期,则免收租金期间由产权所有人按照房产原值缴纳房产税。
4.关于房产原值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房产建造之初所花费的总金额。若纳税人对原有房屋进行改建、扩建的,则要相应增加房屋的原值。
除此之外,还会涉及买车用车,当然还有车船税和车辆购置税。
因为房地产企业的财税业务较为复杂,因此房地产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当然,与此相匹配,其财务人员的收入也比其他行业要高。